简体版 繁体版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

  网站首页 今日孝感 财经快讯 市县纵横 放眼城市圈 文化大观园 名企之窗 风云人物 精英访谈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市开发区 | 孝南 | 汉川 | 应城 | 安陆 | 云梦 | 大悟| 孝昌
当前位置:首页>>文化大观园>>诗歌散文>>正文
不能忘记的岁月

作者: 来源:中国散文网 发布时间:18-07-03 10:22:58 阅读次数:  

父亲是一名老党员,喜欢收看电视新闻,关心党和国家大事,尤其是关注粮食安全问题。他记住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那句话,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,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。

年过八旬的父亲,至今还耕种着一亩多地的口粮田。他常讲,手中有粮,心里不慌。每当家庭聚餐,一桌子的剩菜剩饭,他一个都不让倒掉,继续留着吃。我们劝说父亲,吃剩菜剩饭对身体不好。他却认他的理,活这么大年纪了,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好的。现在过上吃不愁、穿不愁的好生活,也不能铺张浪费。他常说,自己是逃荒要饭出身的人,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,过去挨饿的日子一辈子也忘不了。

父亲记得小时候,家里几亩贫瘠的山地,又十年九旱,只能靠天吃饭;再加上兵荒马乱,东躲西藏,种植的高粱、谷子、地瓜也顾不上照管,每亩地不到百斤的收成。每年秋收过后,家里偿还了平时向邻居借的粮食,除去留的种子外,所剩无几,一家人吃不了几天饱饭。

爷爷和奶奶只好背井离乡,拖儿带女,举家外出逃荒要饭。临走时,把种子掺上土沙,装进土罐悄悄地埋在院子里,压上一堆乱石,用石头封闭草房门窗,向邻居打个招呼了事。家里实在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,也不需要邻居照看。因为仅有的破衣旧被和锅碗,已随身携带。一家人要饭去过胶东,最远渡海到过大连。直到来年的春天,再一路讨饭回乡,满怀希望地耕种那几亩薄田,秋后还是让人失望。

父亲说,他七岁时就已经单独出门讨饭了。1946年冬,我的爷爷参加了党领导的山东野战军。爷爷走后,家里的生活更加困难,奶奶带着三个未成年的孩子艰难度日。父亲是长子,自然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。天刚亮,奶奶就嚷嚷着叫他快点起床,说是“要饭去完了,赶不上饭时,就要挨饿。”于是,他急忙揉开眼睛爬起来,一手挎着竹篮子,一手拎着打狗棍,跑到两公里外的村庄讨饭。有时一个上午,走一两个山村还吃不饱。赶上正吃饭的人家,遇到好心的婶子、大娘会给他碗里添一勺面糊糊,他千恩万谢趁热喝了,暖一暖单薄的身体,再去另一户人家乞讨。有一次,人家给了他一小块地瓜,他咬了一小口,又香又甜,真想吃掉填一下饿肚子。但他看了看,却舍不得吃了。他小心地放进讨饭的篮子里,留着回家给挨饿的弟弟吃。父亲说,那时他心里想,等有一天,一家人能吃饱地瓜该多好啊!

还有一件事,让父亲刻骨铭心。上世纪五十年末六十年代初,三年自然灾害时期,家乡发生了饥荒。那年冬天,父亲参军在部队,驻训胶东莱阳。他听说乡亲们吃光了埋在地里的冻地瓜,干枯的地瓜秧也拿来充饥,甚至吃榆树皮。他非常担心爷爷奶奶和家里人的生活,可他当兵在军营,身不由己。有一天中午,父亲刚训练结束,连队通信员通知他,家里的亲属来队了。父亲兴冲冲地跑到连队接待室,一看是本家的二哥二嫂一家4口人,个个面黄清瘦。他听完二哥二嫂的诉说,当即请示连首长收留他们在部队吃住几天。父亲打听到爷爷奶奶带着一家人也出来逃荒了,却不知下落,心里十分牵挂。二哥二嫂一家人在部队一连吃住了10天,才不舍地离开。后来父亲退役回家,二哥二嫂提起这件事来,总是感激不尽,逢人就说父亲是个好兄弟,救了他们一家人的命。

说来也巧,父亲送走二哥二嫂他们没过两天,爷爷奶奶一家人也乞讨到部队驻地,终于找到了他。父亲再次请示连首长收留爷爷奶奶他们在部队吃住几天。连首长疑问说道,“你的家属不是刚走了吗?怎么又回来了?”父亲解释了半天。连首长耐心地给他做思想工作,部队也有难处,又不是收容所。那时部队官兵伙食按人头定量,每人每天半斤细粮、一斤粗粮,生活也很困难。逃荒要饭的官兵家属来投靠部队的人太多,连队接待能力十分有限。当时规定,来队家属吃住不能超过15天。扣除那位二哥二嫂一家人来部队吃住的天数,只批准收留爷爷奶奶一家人吃住5天。

亲人的团聚,让四处讨饭的爷爷奶奶一家人有了暂时的依靠。这5天连队开饭时,父亲总是节省一半的伙食悄悄地送给爷爷奶奶他们。爷爷当过兵,知道部队训练任务重,不能拖父亲的后腿。五天后的清晨,爷爷奶奶一家人卷起铺盖自觉离开部队。父亲把他们送出军营,站在寒风中望着他们远去的瘦弱身影,心情久久难以平静。

讲到这里,父亲的眼圈有些湿润,望着我们语重心长地说,“挨饿受冻的滋味,吃不饱、穿不暖的日子,我一辈子也忘不了。现在生活好了,咱可不能忘本啊。你们一定要勤俭节约过日子,千万不要铺张浪费啊!”他心里挨饿的烙印是那么的深刻,几十年来抚摸不平,念念不忘,挥之不去。他期盼着子孙后代过上幸福生活,不再像他们那代人一样受苦受罪,也希望孩子们珍惜现在的好日子,养成勤俭持家的好家风。

听了父亲深情的讲述,我心里难以平静。既有内心的羞愧,也有肩上的责任。虽然自己没有经历过挨饿受冻的岁月,也体会不到逃荒要饭的滋味,但我没有理由忘记老一辈人艰苦创业的历史。

当前,我们国家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,精准扶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,还有数千万贫困人口急需脱贫,离全面小康、共同富裕,人人过上好日子的目标还有差距。因此,我们要以身作则,厉行节约,反对浪费,引导和教育子女把勤俭节约、艰苦奋斗的传家宝代代传下去。

幸福是奋斗出来的。热爱脚下的这片土地吧,这是我们祖祖辈辈的根,保护好耕地,确保粮食安全,珍惜每一粒粮食,关爱贫困群体,担当起历史责任,用勤劳的双手一起创造美好未来。

 

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 微软IE6以上浏览器 鄂ICP备12007857号-1
 主管:孝感经济文化网编辑部
主办:孝感环川文化传媒
协办单位:孝感市华鑫铁路物资贸易有限公司 湖北桥港模板工程有限公司 承办:孝感环川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
编辑部地址:孝感市城站路原市委大院 电话:0712-2856136